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科活动 >> 正文

研读新教材 网络巧答疑

发布时间:2022-11-20 来源: 生物教研组 浏览:

我校生物教研组全体教师于2022年12月16日下午14:00-16:30参加了由青海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普通高中新教材网络答疑活动。

活动中,吴成军、王颖、包春莹三位老师就普通高中生物新教材依次进行了答疑。首先,吴成军老师就必修一总共答疑了20个问题,在解答过程中,有多个问题是各地生物教师们普遍存疑的,比如,糖类和脂质是不是生物大分子?在生物教学中,化学知识和化学结构式该如何处理?糖被只包含多糖吗?葡糖糖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吗?ATP是如何供能的?细胞癌变放在了必修二中,是否弱化了等问题,对此,答疑专家表示,对于一些问题,生物教师们需将新教材中的内容作为落脚点,不必过分解读,旧教材中有而新教材删除的内容也建议不再提及。一些内容的删除也是因为与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或是没有太大学习价值。还有教师提出,发现有的实验也删除了,比如,观察线粒体的分布以及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等实验,对此,专家通过认真解读课程标准以及深度剖析新教材表示,实验可操作性以及实验价值都是作为是否继续作为新教材内容的考量标准。通过新教材编排发现,不仅构建了生物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的联系,要求学生从更深层面理解知识,还灵活运用各科知删除了部分价值不高的实验(线粒体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等)

随后,王颖和包春莹两位专家也相继解答了必修二和必修三中的一些问题。通过此次活动,组内老师们也各抒己见,最后共同得出了一些心得,即,生物教材是学生学习生物的最基本的参考资料。生物教材的重新编写,意味着国家对生物知识、能力以及生物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了解新旧教材的变化,可帮助新高一学员构建良好的学习方法,保证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尽快适应高中生活。之前的老教材更多关注基础概念的掌握情况,新教材提升育人价值角度思考和权衡自觉性的内容比例,注重展开学习和实践活动新教材优化并统一了旧教材不同章节中部分概念描述差异的问题,增加了实践性较强的实验和思维训练栏目,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逻辑和分析能力;课改环境下,高中生物教材内容变化不大,但应用性、灵活性和综合性显著提升,对学生知识积累、记忆、思维、逻辑能力的要求均有显著提高,仅通过机械记忆和盲目苦学很难取得理想成绩,甚至无法通过合格性考试。可抽空了解和学习部分章节,增加知识广度,也并多关注生物、医疗、健康相关的信息,尝试运用生物知识对以上信息加以理解、分析、解释或批判,真正做到“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