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4月10日上午,由青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与继续教育处主办、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中学承办的“情境启智,地理同行”高中地理情境化教学优秀课例展示交流活动在我校顺利举行。西宁市教科院高中地理教研员吴炳芬老师、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陈宗颜教授、在家校领导、地理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活动。

此次活动聚焦“情境化教学”,三位优秀教师分别以航天科技、特色农业和现代工业为切入点,呈现了精彩纷呈的地理课堂。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三实验中学高东昊老师以“神舟十八号返回地球”为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而生动。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中学任银凤老师以四川会理石榴产业为例,引导学生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分析农业区位选择。使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培养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陈强强老师以青海绿色算力产业为情境,创新设计《工业区位因素》课程。既落实课标要求,又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为地理情境化教学提供了优秀范例。
在评课交流环节,三位授课教师首先进行教学自评。我校地理教研组长张向兰老师分享了关于情境化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吴炳芬老师在总结发言中强调:"高考改革正引领教育改革方向,'无情境不命题,无任务不立题'已成为命题趋势。要求课堂教学必须重视真实情境创设,特别要关注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陈宗颜教授对情境化教学实践提出了中肯的批评与建议。他强调"情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教学设计的重点应当放在学生活动上,避免让情境喧宾夺主。这些建议引发了大家对情境化教学本质的深入思考。
本次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与专家引领,为推进地理情境化教学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和实践范式。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真实情境、精简设计、思维培养"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持续深化地理课堂改革。